欢迎访问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呼伦湖草原生态试验站官方网站!

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方精云教授莅临我院举办学术报告会并参加生态学学科建设研讨会

根据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的总体部署,为加强学院生态学学科建设,2018年7月3日13:30,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特邀请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生态学)召集人、长江学者方精云教授在学校理工楼1027室为学院师生做了“构建新的生态学学科体系”的专题报告。再帕尔·阿不力孜副校长出席并致辞欢迎方精云院士,教务处冯金朝处长,科研处乌小花处长和发展规划处冯彦明副处长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周宜君院长主持。

方精云院士从生态学的内涵与学科地位入手,将生态学的发展脉络清晰地呈现出来,并就生态学在新时代的特点进行了系统阐释,在此基础上解读了生态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设置思路与原则,并将目前设置的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修复生态学和可持续生态学等七个二级学科方向的内涵和外延分别进行了说明。

随后召开了学院生态学学科建设及民族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申报研讨会。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桑卫国教授、龙春林教授和肖春旺教授分别从学院生态学学科发展现状及未来建设方向、民族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申报和呼伦贝尔生态学野外台站建设三个方面做了报告。方精云院士在认真听取3个报告后,从民族高校的特殊地位谈起,提出了“如何才能让生态学学科更有特色”的问题,并以自身的研究经验为例,提出民族大学的生态学学科建设要从民族地区具有的特点中提炼更好的科学问题、获得更好的研究思路,走特色创新之路。教务处冯金朝处长、科研处乌小花处长、发展规划处冯彦明副处长分别对方院士从立足于学校特点所阐释的学科发展、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指导表示诚挚的谢意。

生态学学科是学校确定的“双一流”建设的重点学科之一。本次学术报告会及生态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不仅让现场师生了解到目前国家在生态学学科建设方面的基本思路,而且明晰了作为民族大学的生态学学科——我院生态学科在未来应走民族特色之路。

方精云院士主要从事全球变化生态学、植被生态学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90篇(SCI收录125篇),其中美国科学(Science)3篇,英国自然(Nature)3篇,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3篇。现任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科学院理事会(IAC)IPCC独立评估组成员,全球陆地观测系统陆地碳观测工作组成员,全球山地生物多样性评价工作组成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成员,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十三届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2018年7月3日